操场音乐成了扰民噪声? 互敬互谅方能和谐共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校做操音乐 扰民 操场音乐成了扰民噪声? 互敬互谅方能和谐共处

操场音乐成了扰民噪声? 互敬互谅方能和谐共处

2023-09-11 2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赵姨,天这么冷,您这是去哪啊?”“都快9:30了,我受不了这动静,天再冷也得出去躲清静,等11:00再回来。”这是2月28日上午发生在河东区八纬路丰盈西苑小区的一段该小区居民对话。

  “赵姨是受不了中心小学的音乐声,每天早上差不多9:30,操场上这两个喇叭就开始放音乐,声音特别大,一响就得四十来分钟,吵得人在家里什么都干不了。现在天冷还关着双层窗户呢,如果天热开着窗户,更受不了了。小区里不少大爷大娘都选择在外面‘躲’一个来小时。”居住在丰盈西苑的读者刘先生指着捆绑在河东一中心小学丰盈校区与小区的隔离护栏上的喇叭,对记者说。记者目测音箱距最近的一排居民楼的窗户不足20米。

  “如果说只是做操时放音乐,我们也理解,这是正常的教学工作。但是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在操场上空无一人时播放音乐、广播通知,甚至有时是老师大声教育学生的声音。这些教学楼内的广播系统就够用了,为什么还要开操场的喇叭?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向学校和河东区教育局反映过多次了。有时好一两天,然后又故态复萌。一次学校早上七点多就突然开着操场上的大喇叭放音乐……”他还给记者看了一段用手机拍摄的视频,视频中空无一人的操场上空回荡着一位女教师对学生关于生活方面的高声提醒。

  当日上午9:41操场上音乐响起,学生开始大课间活动。音乐暂停后,一位男教师手持麦克风对表现不令他满意的学生大声提出批评。整队之后,开始做操,音乐响起。做操结束,一位女教师开始训练队列。10:20左右,音乐声再度响起,女教师的声音伴着音乐声:“同学们要呼喊口号走队回教室。”对于口号喊得响的班级,她表扬:“精神面貌非常好!”

  刘先生表示小区居民都理解做操、体育活动是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只是希望学校能尽量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大家都互相体谅,我们就是希望一是学校能把绑在隔离栏上的喇叭拆走,装到离居民区较远的小操场上;二是在非做操的时间,关掉操场上的喇叭;三是能否将现在的铁栅栏式的隔离栏改为实体墙或加装隔音板”。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河东一中心小学丰盈校区的负责人孙玫。对于刘先生反映的情况,孙老师表示知情。“丰盈西苑的居民反映过此事,我们在去年11月就做了整改。”据孙老师介绍,丰盈校区是去年5月投入使用的,现在有22个班600多名学生。“按学校现代化要求,操场上本来应该装4个喇叭,就是因为考虑到在居民区内,只装了两个,做操时站在北面围墙的同学都听不清广播。但还是接到了居民的投诉。为此在去年11月我们就进行了整改,由于楼内与操场上是一套广播系统,必须要手动关闭操场的喇叭。学校要求老师在做操后一定要关掉操场上的喇叭,还在广播室内做了醒目提示:‘做操后关掉操场音乐’,居民说的操场上没人时我们放音乐,那是提醒上下课时间的音乐铃,每次只有一分钟左右。现在没有了,我们体育老师上下课都是看表的,因为听不到铃声了。”

  记者告诉她,刘先生提供了一份近几天学校操场喇叭播放音乐的记录,其中中午1:00左右几次都突然响起音乐,下午3:00左右也是如此,睡午觉的居民受到很大影响。孙老师抱歉地说:“那可能是老师忘关了。现在非做操时间操场上音乐一响,老师们都会跑到广播室关掉操场上的广播。”

  对于居民的建议,孙老师表示喇叭安放的位置是由工程人员决定的,如果移到小操场,学生很可能在大操场做操而听不到广播,现在操场上的喇叭音量已经是最小,能做的就是督促教师们记着非做操时间关闭,至于改为实墙和加隔音板,属于基建项目,要由上级领导部门决定。但她表示将在一周内找专业人员看能否移走操场上的喇叭,同时将改实墙和加隔音板的事报请上级批示。

  对于孙老师的答复,刘先生并不认可关于学校自去年11月就已经整改的说法,但对学校表示愿意改进的态度表示欢迎。“我们拭目以待吧。”本报记者 耿堃

  记者手记

  互敬互谅方能和谐共处

  这表面看上去是一件“小事儿”,读者却一再投诉,折射出的是角度不同带来的“不调和”。进而,双方会认为对方存“故意”之嫌,矛盾愈深。

  为了方便老百姓,人口稠密的市区里,无论新校区还是老校区,大都和居民楼毗邻而居,鸡犬之声相闻。像丰盈西苑小区业主和河东一中心小学丰盈校区这样因为“噪声”产生的矛盾就逐渐增多。本报也接到过读者投诉天津一中噪声扰民,原因是学校在周末将操场租给外单位办活动,广播声音影响了附近居民生活。家住罗马花园的读者王女士卧室窗外就是上海道小学的“空中操场”(建在屋顶上),每当孩子们做操、上体育课时,心脏不太好的王女士只能躲到北面的居室去。但是相较于学校的数量,投诉的比例并不高——重要的还是,双方要互敬互谅、和谐共处。

  天津市实验小学的操场在市区小学中算是“巨型”的,操场东面开放式围栏附近的灯柱上散布着四个喇叭,与最近的居民楼仅隔一条单行的柳州路,课间操的音乐声也不小,但是据附近居民反映,其他时间特别是操场上无人时,基本没有扰人的广播,包括音乐。大课间和广播操时间段,记者曾在该校操场东面围栏外观察,音乐声称不上扰民的噪声。

  居民们享受到了学校离家近带来的便利,有时操场嬉闹的学生中就有自己的孩子,谁也不想他们成天圈在教室里不活动,对于课间操等体育活动给予支持是必要的,也得接受这个时段的广播。学校既然是方便老百姓,和居民区做邻居,邻里间就得多照应。河东一中心小学丰盈校区也考虑到这一点,少装了两个喇叭。再多费一点心思,将音量和播放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双方实现和谐共处不应是难事。本报记者耿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